中国体彩网

图片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成文日期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6-03-03 | 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25日在南充市顺庆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区长 黎 明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查,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二五”发展主要成就和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责,迎难而上、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这五年,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高于全省、中国体彩网:平均水平。GDP净增加126.6亿元,年均增长9.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5亿元增加到12.3亿元,增长了1.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19亿元增加到241.2亿元,实现了翻番。工业经济、商贸服务业、农村经济等重要指标增长较快,超出预期目标。全区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16位、丘区第6位、川东北首位。

这五年,是基础建设成效明显,城乡面貌持续改善的五年。五年来,共投入城建资金347亿元,实施北部新城、潆华新区、西山综合开发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城市框架不断扩展,功能不断完善。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17.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0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79.9%,比“十一五”末提高4.2个百分点。累计搬迁改造居民住房200万平方米,建设居民还房和保障性住房282.7万平米。累计改造农村危房61万平方米,建设农村廉租房8100平方米,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施城区136条街道和121个小区改造。新(改)扩建农村公路860公里,安装公路路侧防护栏410公里,全区实现“半小时交通经济圈”。

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全面提升的五年。五年来,共投入民生项目资金102亿元,解决了一大批就医、就学、行路、安全饮水等民生问题。教育投入达28亿元,新(改扩)建学校8所,新增校舍面积9万平方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医疗卫生投入1.2亿元,改造建设市中医医院、区人民医院、区急救中心,建设乡镇(中心)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村卫生室203个,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核评审。文化、体育等事业加快发展,建成综合文化站(中心)29个、农家(社区)书屋240所,全民健身广场10处、社区健身路径60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56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234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3.1%和14.1%,2.4万农村贫困人口和1.3万城镇低收入群体脱贫解困。

这五年,是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彰显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彰显。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七权确权登记工作和产权流转交易进展顺利。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全面并轨。财政改革不断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不断完善。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政府职能职责进一步理顺。规划并启动建设创新驱动试验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园区。对外开放工作深入开展,投资促进工作成效明显,共招引各类项目117个,总投资559亿元。

这五年,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积极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投入资金近亿元,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18座、垃圾中转站19处,关闭规模养殖场186家。新造林2万亩,巩固退耕还林6万亩。创建生态乡镇5个、生态村66个。农村面源污染有效控制,西河水质明显改善,嘉陵江顺庆段水质保持良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工业增加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省控标准。

这五年,是民主法制不断加强,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区委领导,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定期向区政协通报工作,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规范权力运行。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209件,政协委员提案312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8.5%。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团和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完善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畅通公众意见表达反馈渠道。建立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平台,编制行政许可项目目录,多渠道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办事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八项规定”,切实纠正“四风”,抓好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从源头遏制腐败。做好依法治访,有效防控群体事件发生。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事故总量连年下降,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们较好地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4亿元,同比增长7.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390.4亿元,同比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1亿元,同比增长1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1.2亿元,同比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61元,同比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34元,同比增长9.8%。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三次产业健康发展

1. 商贸服务业稳步发展。骨干商贸企业经营良好,茂业百货、天赐名店、大润发等企业经营稳中有升。全力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南门坝商业副中心多业态形成,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业态发展迅速;电商产业园基本建成,阿米、齐喜等10余家电商企业入驻,成功申报全省首批中心城区服务业转型发展试验区。商业综合体建设进展顺利,仁和春天、保利IMAX国际影院基本建成,火车北站站前广场城市综合体、宝信商业广场等项目加快实施。西山风景区旅游服务功能明显提升,搬罾青山湖休闲观光带基本建成,成功承办中国体彩网:第七届乡村旅游节,全年旅游总收入和总人次分别增长21.8%、25.2%。

2.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大力扶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促进日上、兴城、泰鑫等骨干企业增产增效。积极培育中小企业,禾香生物等10户企业成功升规。加快工业项目落地建设,嘉科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鑫达新材料项目主体竣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华塑建材等一批技改扩能项目建成,天喜空调、川北凉粉、绿科禽业“新三板”上市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实施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个,2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川北凉粉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夯实工业发展平台,潆华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5亿元,园区面积拓展1000亩。

3. 农业产业持续发展。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完成高标准农田整治1.1万亩,新建产业道路28公里,新建(维修)渠系475公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产业提质扩面,水果、蔬菜、养殖等产业链日趋成型,新建高标准露地蔬菜基地0.7万亩,猕猴桃、柠檬和珍稀林木基地0.8万亩,生猪、蛋鸡、肉羊等标准化养殖基地16个。农业科技服务加强,推广运用农业“三新技术”26项,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77家,建成全区农业可视化监控平台,创建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

(二)项目工作成效明显

1.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01个,完成投资171.5亿元。其中,实施产业项目15个,完成投资90.7亿元,特别是鑫达新材料项目,年内投资达到23亿元,厂房全面建成。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9个,完成投资24.4亿元,潆华二期主干道跨线桥主体完工,北部新城四路、荆溪高压线走廊开关站等项目快速推进。实施民生项目29个,完成投资26.4亿元,望天坝、潆华二期还房和府荆路廉租房建设顺利。实施生态环保项目5个,完成投资0.6亿元,区第一污水处理厂、西河污染治理等一批环保项目顺利实施。

2. 争资引项卓有成效。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工程谋划和包装项目110个,向上申报项目65个,23个项目进入国省“笼子”,全年到位项目资金17.6亿元,增长10.9%。实现省外到位资金54.5亿元,新签约中国重汽、浪潮集团等重大项目2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

3. 项目保障措施有力。全面落实县级领导牵头项目建设制度和项目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17.8亿元,充分保障项目建设需要。向上报征土地3037亩,盘活利用闲置土地190亩。实施拆迁百日攻坚战,23宗出让土地拆迁遗留问题基本解决,清泉坝棚户区、市第四水厂、市污水处理厂等市属重大项目拆迁顺利,全年拆迁57万平方米。严厉打击阻挠施工的违法违规行为,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城乡环境持续改善

1. 完善城镇功能设施。对城区38条背街小巷和77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整改和修缮4个城区农贸市场,对场镇管网、排水、绿化和活动场地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完成8镇9乡规划编制,建成渔溪凤庄新农村综合体,实施凤山伍家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新建新农村聚居点20个、幸福美丽新村50个、农村廉租房162套。

2. 推进生态环境优化。全面完成西河流域生态绿化建设、治污重点项目建设和沿线污染治理任务,退耕还林6万亩,沿岸森林覆盖率达26%以上,西河流域水质持续好转。创建省级生态乡镇5个,新建城区扬尘污染处理设施120个、餐饮油烟处理设施130处,全面实施城区居民户煤改气工程。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处理厂社会化运营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63天,总量减排位居全省第2名。

3. 加强城乡环境治理。添置完善环卫设施,机械化作业率达到40%;启用凤山、芦溪压缩垃圾中转站,新建农村垃圾池300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实现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持续开展治理“十乱”行为,率先在全省开展“城管进高校”试点。推行停车公司化管理模式,合理规划并开发城区停车位,城区停车管理进一步规范。积极开展“争做文明顺庆人”等系列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文明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四)民生事业不断进步

1. 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投入财政资金4500万元,启动37个贫困村脱贫工作,3477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投资6000万元,实施农村路网改造,新建县乡村社道路200余公里,新安装公路路侧防护栏110公里,农村公交一体化工程启动实施;投入1.2亿元,建成桂花等3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和58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14.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投入1.3亿元,启动华凤老街等3处城区卡口棚户区改造;新(续)建还房133万平方米,建成并回迁还房8.9万平方米。社会保障、就业创业、教育助学等其它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2.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进一步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启动建设4所中小学及幼儿园,潆溪小学等4所学校改扩建工作有序推进,职工大学迁建工程(一期)全面完成,新设立民办学校5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行分级诊疗,完成4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和20个村卫生室建设;县级医院改扩建项目启动建设,“省级口腔卫生综合示范区”创建达标。启动建设区图书馆、朱德读书室,完成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新增全民健身广场4处、社区健身路径12个、农民健身工程10个,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70余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动员、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工商质监、食品药品、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统计、档案、残联、工会、老龄、科协、公积金、地方志、共青团、关工委等其他社会事业都取得新进步。

3. 安全稳定有效维护。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挂牌整治较大以上安全隐患347处;东南街道、大林镇省级安全社区创建成功,安全生产视频会商系统、农村客运车船GPS可视监控系统全面建成;安全生产“四项指数”全部达标,连续10年无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化解率达91%;坚持依法治访,打击各类非访闹访行为100余起;全力抓好“处非”工作,立案查办投资公司31家,清盘8家,涉事群体基本稳定;省挂牌信访案件全部化解结案,区信访工作先进经验在全省推广。深化“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启动“天网”三期、四期工程建设;加强对小区内部安全保卫的指导,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治安巡防工作;完成农村派出所资源整合;深入开展打黑除恶等专项整治行动,成功破获一批大案要案,各种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五)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1. 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突破。制定并实施《区政府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等系列制度。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推行政府重大决策公开制度。建成“两法衔接”平台,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对接,行政监察实时到位,执法与司法信息畅通,工作合力初步形成。

2. 开明开放政府建设得到加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市级医疗统筹和政府工作部门机构改革,率先建成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三级网络平台。探索推进“三张清单”建设,编制完成行政权力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完成政府网站改版,启动“12345”服务热线平台建设,认真办理市民各类诉求。

3. 廉洁政府建设取得实效。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开展21项专项治理,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深刻反思南充贿选案教训,更加重视廉政建设,查处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预防腐败,不断完善惩防体系,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行政环境。强化廉政监督,设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311个,社会监督进一步扩面。

4. 务实高效政府建设持续深化。全面开展“走基层”活动,政府部门干部职工全部到乡镇、街道帮助困难群众。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干部队伍办事创业主动性得到提高。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积极支持区政协参政议政,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及时办理,满意率均在98%以上。统一编制36个区级部门行政许可项目目录,不断改善发展软环境,政务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寻求突破,在逆势中保持增长,各项工作成效明显。这是区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凝心聚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顺庆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成绩令人鼓舞,发展超乎预期。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实体经济发展比较困难,抗风险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不够,改革创新举措有待进一步深化;部分城乡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脱贫攻坚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安全信访稳定压力较大,社会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个别部门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妥善采取措施,争取加快解决,决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重托。

“十三五”发展目标及战略构想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顺庆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区加快发展、加速赶超的重大机遇期。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在百舸争流中把握主动,在扬长避短中抢抓先机,在超越自我中寻求突破,以更超前的思维、更积极的态度、更有效的举措,全力推进顺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项目工作为主要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富民强市“十大行动”,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当好城市经济领头羊,把顺庆建设成为产城融合示范区、统筹城乡先行区、和谐宜居中心区,确保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主要预期目标是:

1. 综合实力更强。到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5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万元,年均增长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6.4亿元,年均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0亿元,年均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50亿元,年均增长8.5%。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44:51,综合实力保持全省县域经济前列。

2. 民生福祉更好。力争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万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9%和10%。7130名建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建立健全方便、高质、高效的城乡教育、医疗、养老、救助体系,成为区域教育和医疗卫生中心。

3. 生态环境更美。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具体约束指标上,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4. 改革成效更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载体进一步丰富。开放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建成区域开放型经济高地。

5. 文明程度更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全面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争创国家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

6. 城市活力更足。城市功能布局更加科学,城市文化底蕴得到彰显,城市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城市品位魅力明显提升,创新、生态、开放、法治、繁荣成为顺庆城市最鲜明的特征,争创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主要工作举措是:

1. 大抓城市工作。坚持以建设和谐宜居中心区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城市。“十三五”时期,全面完成主城区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打造一批特色街巷、特色院落,新建一批城市公园、休闲广场,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整体推进北部新城建设。按照智能化、信息化、精细化要求,推进智慧城市和文明城市建设。

2. 致力发展产业。继续实施“强三优二特一”产业发展战略,着力调结构、强支撑、扩规模、增效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商物流、科技文化、城市旅游、健康养老产业,引导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产业聚集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做大做优高端装配制造、新型材料和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近郊生态体验农业,重构符合时代特征和顺庆特色的现代产业版图。

3. 推进城乡统筹。以规划为统揽,不断优化城乡发展布局,加快建设山水田园城市,稳步推进中小城镇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构建与中心城区相适应的城镇体系,统筹推进安全饮水、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城乡协调融合发展。

4. 强化生态环保。围绕“一山一江一河”,着力生态环保建设。重点实施嘉陵江综合保护开发、西河绿色生态走廊开发、西山综合开发,扎实推动区域绿色生态发展。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强化集约节约资源利用,努力构建全域生态屏障。

5. 夯实枢纽基础。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方针,加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对外大通道,完善区域大网络,打通内部大循环,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启动永丰水库、升钟二期等水利工程建设,带动全区水利枢纽加快发展。全面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农村通信电缆设施,实施城镇地下管廊、能源通道建设,全面夯实城乡枢纽基础。

6. 实施脱贫攻坚。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着力开展五大脱贫攻坚行动,不断创新脱贫机制,稳步推进分批脱贫,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提供有力保障。

7. 发展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发展城乡教育、文化服务、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事关最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业,大幅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和福祉。切实维护好社会平安稳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8. 深化改革创新。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的改革部署,因地制宜推进重点领域和重大环节的改革探索,深入推进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农村改革。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打造开放合作载体,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快建设创新载体,打造优化创新环境,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9. 加强民主法治。深入实施依法行政,推进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努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深刻领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探索建立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

10. 强化实施保障。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强化目标考核和过程监管,凝聚强大合力,确保“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2016年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战全面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我们将按照区委五届九次全会中国体彩网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部署,进一步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开好局、起好步。

综合考虑,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抓好项目攻坚,增强发展动力

1.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今年是项目推进年。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60个,总投资57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7.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35个,产业项目17个,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47个,生态环保项目3个,前期工作项目58个。重点推进鑫达新材料、潆华二期主干道跨线桥等22个重点项目,力争完成年度投资131.4亿元。

2. 全力抓好争资引项。在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民生改善等领域,超前谋划一批项目,力争永丰水库、城市管廊、农村电网、农村光纤、养老服务设施等一批项目进入国省“笼子”;科学谋划好3年滚动投资计划项目,储备一批实体经济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事业项目。依托火车北站和北部新城,大力发展新型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依托创新驱动园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电商产业。

3. 全力抓好要素保障。完善收入目标责任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加大国债项目资金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争取力度,增强项目资金支持;完成融资平台整合,加快推进企业融资。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严格保护耕地,强化集约节约用地;做好新增建设用地和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工作,提高用地报批效率;强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挂钩项目立项,新增用地指标1000亩;加快清泉坝、燕儿窝棚户区、潆华工业园区和已出让土地的拆迁工作,保障项目建设用地。进一步强化项目工作责任制,落实项目实施的牵头责任、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顺排工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二)突出抓好产业发展,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1. 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商贸服务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力争仁和春天、保利IMAX国际影城开业营运,宝信商业广场等项目建成,火车北站站前广场综合体等项目加快建设,实施南充国际商贸城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建设安汉故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成浪潮南充云计算中心,促成国内有影响力的电商项目落地,支持本土电商平台建设。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发展,促进有实力的服务业发展壮大。

2. 突出抓好工业经济。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建设,促进鑫达新材料项目上半年投产,开工建设中国重汽南充海乐生产基地项目。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实施嘉科能源新生产线建设等重大技改项目,扶持日上金属、人本轴承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新培育“规上”企业5户。加快潆华工业园区建设,力争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亿元,拓展项目用地1500亩,修建主次干道8公里。

3. 加快发展高效农业。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效益,推进“四大特色产业”延伸发展。加快发展嘉陵江沿江产业带,完成搬(罾)金(台)芦(溪)产业带建设,打造雪梨、核桃等特色产业基地6000亩;深化农业标准化建设,推广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农机、植保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力争完成3000亩蔬菜基地新建项目、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项目标准化建设;深化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重点培育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专重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依法治食,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群众吃上放心农产品。

(三)突出抓好民生改善,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1. 大力实施脱贫解困工程。深入推进农村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实施城市困难人员脱贫解困工程。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实施16个贫困村整村推进,21个贫困村继续推进,全面完成7个贫困村脱贫,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2449元、14550元。加快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新农村聚居点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千方百计促进城乡就业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实施特殊群体救助,对特殊对象给予一次性医疗救助,改善和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

2. 加速推进旧城棚改工程。继续实施安居保障房建设,新建保障性住房4万平方米。完成府荆路廉租房、公租房(一期)700套建设任务。快速推进潆华二、三期,荆溪二期和望天坝等还房建设。启动冉家沟、燕儿窝等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清泉坝、华凤老街棚户区改造。

3. 统筹抓好城乡一体化工程。推进城乡安全饮水一体化,启动桂花水厂、嘉陵江水厂管网入户延伸工程,实现安全饮水提质增效,彻底解决23万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推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组建城镇公交公司,对达到条件的乡镇和村开通公交;启动顺蓬营和顺仪一级公路建设,实施7条县乡道改扩建工程,新(改)建村社道路200公里,新安装公路路侧防护栏40公里,改造危桥10座。加速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大力实施城乡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完成渔溪、梵殿等5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20个村卫生室建设。强力推进城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努力打造“城乡一刻钟健康圈”。

(四)突出抓好改革创新,增添发展活力

1. 推进深化改革工作。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以招投标方式运作涉农项目及农村产权交易,确保农村改革走在中国体彩网:前列。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增加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品种,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户口迁移网上流转核验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制度。深入推进扩权强镇改革,加快实施国家级重点集镇搬罾镇、共兴镇和市级扩权强镇试点镇芦溪镇建设。推进公务用车改革,规范公车使用管理。深化预算改革,推进国库大平台建设,实现与上级国库支付系统并网运行。探索创新城管体制机制,推进城市管理规范化。

2. 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依托南充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加快创新创业孵化园、加速园、产业园建设,深化与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创新平台合作,筑牢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点。积极引导企业技术改造,力争成功申报省级技术中心3个、市级技术中心5个,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天喜空调、川北凉粉、绿科禽业在“新三板”上市,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制定出台创新发展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放贷力度。

(五)突出抓好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1. 强化公共服务。启动建设7个社区服务综合体,提升改造农贸市场,全力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养老、医疗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均等化社会服务,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5.1万人,覆盖12.1万人,完成城乡居民和职工医疗保险参保48.4万人。关心关注弱势群众,资助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1家,改造无障碍残疾人家庭56户,新建企业退休人员标准化管理服务社区4个,完善企业退休人员标准化管理服务社区10个。

2. 加强社会管理。强化安全日常监管和执法,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建成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中城街道、搬罾镇省级安全社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坚决防止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严格落实领导包案、诉访分离工作机制,强化“大调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工作,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严厉打击侵财、暴力、毒品、邪教等各类违法犯罪。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弘扬“勤劳、朴实、诚信、包容”城市精神,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围绕“摆顺、扫干净”要求,探索城区清扫保洁新模式,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规范小区物业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建1个国家级卫生集镇和1个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乡镇。

3. 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抓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薄弱学校改建项目,开工建设白土坝幼儿园、新城学校;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不断缩小校际差距;整合区内职业教育资源,成立职教中心,实现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加快实施卫生基础项目,推进县级医院扩建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医院南院区扩建项目,建成潆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6个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卫生服务能力;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完成搬罾乡村文化产业园建设,抓好西山风景区提档升级和4A复核工作;开展罗瑞卿诞辰1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积极支持共青团、工商联、工会、妇联、残联、科协、侨联、红十字会等群团工作,继续做好食品药品、工商质监、民族宗教、统计、供销、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力争各项工作创一流。

(六)突出抓好自身建设,提升为民执政能力

1. 坚持科学施政。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完善政府科学决策机制,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和重大决策公示听证、法律审查等制度。规范机构设置,厘清部门职责,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完善科学的考评机制,合理制定和分解政府工作考评目标,实现具体化、定量化。

2. 坚持依法行政。科学认识、主动适应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实施,在经济新常态下积极作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强化法律服务,开展“七五”普法,推动政府工作法治化。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严格落实区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认真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注重承诺兑现。依法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

3. 坚持为民执政。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畅通与群众联系渠道。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审批减到位、环节压到位、收费降到位,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中心。建立和完善分类绩效考核体系,增加群众满意度权重。精简政府会议和文件,严格落实交办、催办、查办、督办制度,坚决问责处理懒政、庸政、怠政等消极现象,进一步形成团结奋斗、争创一流的工作合力。

4. 坚持廉洁从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认真落实市委“三个带头、四个管好”和区委有关要求,践行“三严三实”,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认真履行政府党组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招投标和国有资产转让行为,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的全面监管和全程监督,强化事前防范和事中监控。全面推行预算公开,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坚决压缩一切不必要的行政开支,确保实现“零增长”目标,树立廉洁、勤政、务实、节俭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全区人民的重托。过去,我们万众一心,铸就辉煌;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斗志昂扬。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跳起摸高,击鼓奋进,为当好城市经济领头羊,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统筹城乡先行区、和谐宜居中心区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新三板:又叫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新三板”是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针对中小型非上市股份公司公开转让股份、融资、并购等相关业务提供服务。〔P5〕

一标三实:指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一标三实是由公安部门主导,规范标准地址、将人口、房屋、单位的详细情况录入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互通,为施政提供信息支撑。〔P9〕

两法衔接: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是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执法机关探索实行的旨在防止以罚代刑、有罪不究、渎职违纪等社会管理问题而形成行政执法与司法合力的工作机制。〔P9〕

三张清单:指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P10〕

十大行动:指“十三五”时期,南充将大力实施综合枢纽建设、产业振兴、城乡统筹发展、嘉陵江综合保护开发、脱贫攻坚、民生改善、创新创业、重点改革突破、开放合作、依法治市等十大富民强市行动。〔P11〕

六个精准:指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P18〕

五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P1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3020061  

ICP备案:蜀ICP备09019945号-1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蜀ICP备09019945号-1

网站标识码:5113020061

川公安网备51130202000194号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